战略科创平台:建设逻辑、实践模式与发展框架

来源:

作者:

年份:2025

目录
 
上篇 建设逻辑
 
第一章 战略科创平台的内涵特征…………………………………………… 3
第一节 战略科创平台的内涵定位………………………………………… 3
、“战略的目标属性 …………………………………………………… 3
、“科创的功能属性 …………………………………………………… 5
、“平台的组织属性 …………………………………………………… 6
第二节 战略科创平台的生态系统………………………………………… 7
战略科创平台的系统要素 …………………………………………… 7
战略科创平台的生态特征 …………………………………………… 9
第二章 战略科创平台的发展历程 ………………………………………… 11
第一节 战略科创平台的理论溯源 ……………………………………… 11
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逻辑 ………………………………………… 11
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逻辑 ………………………………………… 14
国家创新体系的生态逻辑 ………………………………………… 16
第二节 战略科创平台的实践演化 ……………………………………… 18
战略科创平台的探索发展期 ……………………………………… 20
战略科创平台的迭代发展期 ……………………………………… 21
战略科创平台的规范发展期 ……………………………………… 22
第三节 战略科创平台的现状概述 ……………………………………… 23
战略科创平台的主要类型 ………………………………………… 24
战略科创平台的领域布局 ………………………………………… 26
战略科创平台的发展路径 ………………………………………… 27
 
中篇 实践模式
 
第三章 政府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 ………………………………………… 3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31
政府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的发展历程 …………………………… 31
政府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的主要特征 …………………………… 35
第二节 治理结构 ………………………………………………………… 36
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外部治理结构 ……………………………… 37
纵向分工横向协同的内部治理结构 ……………………………… 38
内外结合多级联动的监督评价体系 ……………………………… 40
第三节 运行机制 ………………………………………………………… 41
人力资源管理 ……………………………………………………… 41
科研组织结构 ……………………………………………………… 44
项目管理模式 ……………………………………………………… 45
成果转化机制 ……………………………………………………… 47
第四章 社会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 ………………………………………… 5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50
社会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的发展定位 …………………………… 50
社会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的主要特征 …………………………… 51
第二节 治理结构 ………………………………………………………… 54
多元主体参与的决策层 …………………………………………… 54
院长/主任负责的执行层 …………………………………………… 55
科研/行政协同的操作层 …………………………………………… 56
权责结构分离的监督层 …………………………………………… 57
第三节 运行机制 ………………………………………………………… 58
多元的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 ……………………………………… 58
灵活的社会用人机制 ……………………………………………… 60
开放的科研组织模式 ……………………………………………… 61
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 …………………………………………… 62
第五章 高校院所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 …………………………………… 6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63
高校院所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的发展历程 ……………………… 63
高校院所主导型战略科创平台的主要特征 ……………………… 66
第二节 治理结构 ………………………………………………………… 67
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 68
产业需求导向的组织结构 ………………………………………… 69
事业法人企业化的管理方式 ……………………………………… 70
第三节 运行机制 ………………………………………………………… 71
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 71
有组织的科技攻关 ………………………………………………… 73
灵活的人才队伍 …………………………………………………… 74
产业化的转化体系 ………………………………………………… 77
 
下篇 发展框架
 
第六章 推行有组织科研模式 ……………………………………………… 83
第一节 有组织科研的基本认识 ……………………………………… 83
内涵界定 …………………………………………………………… 84
主要特征 …………………………………………………………… 85
政策表现 …………………………………………………………… 87
第二节有组织科研“的现实意义 
、“组织科研“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必然要求…………………  91
、“有组织科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 93
、“有组织科研是推动科研范式演进的现实选择 ………………… 93
、“有组织科研是助力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 ………………… 94
第三节 战略科创平台有组织科研的实施路径 ……………………… 95
、“有组织科研的实施困境 ………………………………………… 95
、“有组织科研的应对之策 ………………………………………… 97
第七章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103
第一节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 10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 …………… 103
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厚植人才创新沃土的根本要求 …………… 104
实现战略科创平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 105
第二节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的体系组成……………………………… 107
推进组织创新,打造混合多元的人才队伍体系 ………………… 107
加大引才力度,培育引领发展的战略科学家 …………………… 108
用好攻坚力量,培养科技创新的青年人才 ……………………… 110
面向经济战场,壮大市场需求的产业人才 ……………………… 112
第三节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的主要举措……………………………… 113
健全人才引育机制 ………………………………………………… 113
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 115
完善人才考评机制 ………………………………………………… 116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 118
涵养人才生态环境 ………………………………………………… 118
第八章 打造高效能转化体系……………………………………………… 120
第一节 高效能转化体系的基本内涵…………………………………… 120
主要特征 …………………………………………………………… 121
主体作用机制 ……………………………………………………… 122
政策表现 …………………………………………………………… 125
第二节 高效能转化体系的组织模式和动力…………………………… 134
组织模式 …………………………………………………………… 134
动力溯源 …………………………………………………………… 140
第三节 高效能转化体系的构建路径…………………………………… 144
实现方式 …………………………………………………………… 144
举措建议 …………………………………………………………… 147
未来展望……………………………………………………………………… 152
第一节 战略协同的创新动员能力……………………………………… 152
第二节 包容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155
第三节 整体优化的创新生态体系……………………………………… 157
参考文献……………………………………………………………………… 160